教育从来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学校、家庭与社会三方的同心协力。教育部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家访是深化家校合作的重要纽带——它让“协同育人”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,让每一份教育力量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,最终托举学生走向更全面的成长。
这个暑期,带着对学生的深切牵挂,辅导员们从校园出发,辗转定兴县、易县、涞源县等地,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,与学生和家长“艺”起奔赴这场充满爱的约定。
出发前,院长郭国锋与学工副院长邢云鹤像“大家长”般悉心叮嘱,从路途安全到家访时的沟通细节,事无巨细的关怀为这场奔赴注入了温暖底色。
家访过程中,辅导员们带着精心筹备的物资与提前梳理好的“问题清单”登门走访,耐心地倾听家长们的困惑与期盼。学工副院长邢云鹤更是拉近与家长的距离,关切地询问:“家里有没有需要学校帮忙解决的问题?孩子在外兼职的安全保障、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,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跟我们说说。”
家长们提起孩子时,那些“突然懂事了”的成长细节——或许是主动分担家务的瞬间,或许是电话里开始叮嘱父母注意身体的贴心——都饱含着家庭对孩子的欣慰;而他们对孩子未来职业规划的具体设想、对学业进步的恳切期盼,更透着沉甸甸的信任。这些真挚的分享与叮嘱,都被导员们一一铭记在心,成为家校共育路上最生动鲜活的注脚。这场爱的携手,让学校真切看到了每个学生背后家庭的默默付出,也让家长深深感受到教育者的专业与温情。正如一位家长感慨的那样:“原来老师不仅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,更懂他心里的小想法,有你们这样的老师,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更有信心了。”
教育的合力,在一次次真诚对话中悄然凝聚;学生的成长,也在家校同心的托举下,朝着更清晰的方向稳步前行。这个夏天,家访不是终点,而是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的全新起点。未来,我们将带着家访中收获的信任与理解,继续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中,让每一份努力都化作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星光,陪伴他们勇敢走向更远的未来。